鸮卣 vs 愤怒的鸟
猫头鹰是一种猛禽,夜间捕食,叫声难听,古人称之为鸱鸮 chī xiāo,似乎在古画文物没什么存在感。但在商朝时候,它是一种爆款吉祥兽。
现存最早的猫头鹰雕塑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,距今6000年左右,是一尊陶鸮鼎,鸮的双足和尾巴是鼎足,撑在地上,整体形成前扑的姿势,看上去威风凛凛。
陶鸮鼎,藏于家博物馆
到了殷商时期,人们对猫头鹰有着狂热的喜爱。诗经·大雅·大明里描写武王伐纣时的场景便有牧野洋洋,檀车煌煌,驷騵彭彭。维师尚父,时维鹰扬。在这里,猫头鹰被认为是战争胜利的象征。在河南安阳妇好墓就出土过商朝玉鸮,足分四爪,羽翅勾有云纹,模样精巧大方。
商代妇好墓玉鸮
除了雕塑,鸮形纹样也广泛出现在商代的青铜器上,商人在雕刻时有意夸大了鸮的头部比例,使得鸮的特征非常鲜明。
鸮形纹样
究其根源,有学者认为商代的祖先神便是鸮,殷商人相信,鸮是背负祖先灵魂飞行的夜鸟,是祖先的化身。因此在祭祀活动,大量出现鸮的形态。
而到了西期以后,鸮类题材的作品大幅度减少,尤其是青铜器,几乎再未见到,似乎也是以上观点的佐证。
以至于到秦汉之后, 鸱鸮的形象被彻底反转,甚至成为了恶鸟说文解字提及枭,不孝鸟也。到了清代,它还背上了食母的罪名,遁斋闵览说其食母不孝,因此后人才在斩首时称之为枭首。
一代萌物就这么被妖魔化,真是可悲可叹。
本文选自白话的微博